全部
  • 全部
  • 产品管理
  • 新闻资讯
  • 介绍内容
  • 企业网点
  • 常见问题
  • 企业视频
  • 企业图册

聚焦绿色循环经济!园林垃圾资源化处理研讨会圆满召开!

发布时间:2021-07-05


随着现代城市园林建设快速发展,城市“绿量”增加的同时,“绿废”产量亦逐年增加,“绿废”如何处理成为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的一大问题。3月10日,由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垃圾分类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垃圾分类专委会”主办的园林垃圾资源化处理研讨会在厦门召开。此次会议旨在提高认识、交流经验,推进园林绿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进一步促进中国绿色产业和循环经济发展。

中科院广州能源研究所陈勇院士、华中科技大学陈海滨教授、住建部科技委环卫专委会专家赵海涛高级经济师、厦门大学能源学院林鹿教授和曾宪海教授、中科院城环所高兵博士,以及来自北京、深圳、武汉、成都、杭州、合肥、德阳、扬州等地城管环卫部门领导和相关企事业单位代表共计30余人,与厦门同行齐聚一堂,围绕园林垃圾资源化处理工艺方法、技术路线、产品市场前景、配套设备研发等议题进行热烈讨论。

与会代表现场考察了环创厦门科技股份公司建设运营的同安区园林垃圾资源化处理项目;厦门、深圳、德阳、成都等地代表交流了各自进行园林垃圾资源化处理的经验;专家教授就园林垃圾资源化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论证,分享了观点与体会。本次会议由中环协垃圾分类专委会秘书长陈燕萍主持。

中环协垃圾分类专委会主任委员陈海滨教授在致辞中指出,园林垃圾资源化处理是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与市容环境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意义重大,该项工作正逐步列入各级政府与主管部门的议事日程。两年前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已经在组织开展园林垃圾资源化处理系列标准的研编。届时在国家政策法规引领下,根据标准规范开展工作,企业将“有法可依”,园林垃圾资源化处理工作将逐步规范,进而实现良性循环、可持续化发展。

▲中环协垃圾分类专委会主任委员陈海滨教授

中国工程院陈勇院士指出,园林垃圾由于量大,很难进行集中清运和处置,它们常与生活垃圾等同处理,是一种资源浪费。他建议,园林垃圾处理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提倡能就地解决的便就地处理收集,无法处置的应在转运时避免与其他生活垃圾混运。

▲中国工程院陈勇院士

“2016年,在‘莫兰蒂’台风后,厦门处置的园林垃圾超过75万吨,当时还没有很成熟的处理方法,而现在园林垃圾从收集破碎到制肥制燃料,都有比较成熟的技术。”住建部城市环境卫生专业委员会赵海涛委员表示,将园林垃圾纳入垃圾分类治理体系,将大力推动环境提升,有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

▲住建部环境卫生专业委员会专家赵海涛

“园林垃圾可生产低聚木糖等高值化产品”,厦门大学能源学院林鹿教授在会议发言中提出的这一研究成果,吸引了与会人员的热烈讨论。大家认为,相较于有机肥料、生物质RDF及覆盖物资源化途径,这种高质化技术具有巨大的行业发展潜力,是有吸引力的园林垃圾资源化处置途径之一。

▲厦门大学能源学院林鹿教授

会议期间,德阳市园林管理局、环创(厦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盘龙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成都市城市管理委员会等城市代表分享了园林垃圾资源化处置的的新思路、新模式、新方法。

知行合一 现场考察

为进一步促进理论经验的实践落地,与会领导、专家一行实地考察了厦门市园林垃圾资源化处理基地,详细了解园林垃圾移动破碎车、压缩运输车、枝叶分离系统、生物质RDF制粒系统、智能好氧生物发酵系统等成套处置设备。通过深入认识该基地的建设过程、功能、服务模式以及工作成效,与会嘉宾们表示“全链条”、“规范化”、“新技术”为园林垃圾资源化处置提供了可借鉴的技术路径和方案。

▲参观考察厦门市园林垃圾资源化处理基地

在构筑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的大背景下,中环协垃圾分类专委会将以本次研讨会为契机,紧扣当前垃圾分类行业发展趋势和特点,充分发挥政界、业界、学界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构筑行业交流平台,为促进形成更加统一、开放、规范的行业大市场,推动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做出突出贡献!